寻路屏南,茶盐古道今何在?-伯乐网络传媒

寻路屏南,茶盐古道今何在?

从福建省宁德火车站出发,沿着237国道行驶100公里,到达位于鹫峰山脉中段,翠屏山之南的宁德市辖县——屏南。

宁德沿海,屏南临山,如今不足两小时的驾程,在古代却连接起了山与海的物资交换。宁德沿海地区盛产盐,屏南山区茶叶品质卓越,从“茶盐互市”到茶盐古道,在漫长的岁月里,见证了商贸繁荣,也见证了群山深处的人们与外界的往来互通。

图片来源:屏南文旅

屏南县寿山乡,是茶盐古道上的中心枢纽和重要驿站,自然风光秀美,历史底蕴浓厚。茶盐古街依旧古韵十足,拾阶而上,喝上一碗当地特有的蛋茶,极目远眺,在古桥流水、黄墙黛瓦间,品味茶盐古道上的时光荏苒。

古村依山而建,新村沿水而立。

走过茶盐古道、走过稻田、走过松林、走过竹海、走过古牌楼、走过廊桥、走过奇石岩壁,奔赴一场生态之旅,感受一段现代与历史的碰撞。

古村的过去与未来

国内首次提出“特色小镇”概念是在2014年,两年后,在国家政策推动下,涵盖古镇、古村、历史文化街区等形态的文旅小镇进入全面发展期。如今,古镇、古村等“新中式游”已经成为当下的旅游风向标,“既古也潮”更是近年来旅游的趋势化需求。

这也为许多古村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作为农耕文明村落居民的“活化石”,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等原因,许多传统村落面临着污染严重、人去村空等问题。

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自然村总数为363万个,到了2010年锐减为271万个,平均每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2012年,多部门联合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当年9月,四部门联合成立了由建筑学、民俗学、规划学、艺术学、遗产学、人类学等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评审《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随着相关部门对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及资金投入,村落文物得已保存,自然环境得到保护,传统村落在系列保护措施下重新焕发生机,向世人展示出古老与现代、过去与未来的完美结合。

屏南寿山村,是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至今仍保留着明清古建筑50多幢,商铺、客栈等文化遗址30多处,村里不仅有徽派明清民居群,更有省级非遗“乱弹戏”,田园风光,历史古迹,美不胜收,成为许多都市人群心目中“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距离寿山村不远的白玉村,同样让人流连忘返,农场稻田边边营地,最适合久居闹市的人群来此度假“躺平”:皮划艇、围炉煮茶、踩泥、摸鱼、割稻、打谷子,夜晚的星空下,还可以在小树林酒馆小酌一杯,在回归自然的同时,享受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结合。

这正是由福州大美栖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申报的“白玉村茶盐古道生态自助游”项目,入选了2024年度“福特汽车环保奖”-生态旅游项目资助计划,并获得了15万元的资金支持。

据了解,团队在尝试在原有服务基础上,通过“福特汽车环保奖”资助金用参与式的方法建设适当的引导体系,规划2条徒步自然观察线路,根据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地质景观资源,建设多处自然观察点、2处避雨亭,采用生态环保、工料法和村民参与式方式建设,同时设计制作52套“一周一期”自然活动卡,导入无人售卖模式,引导游客自助旅行为旅行者提供自主、自助式环保旅行方式,降低本地运营团队人员更替带来的经营风险。同时,为村民提供培训,提升生态环保意识和旅游服务技能,加强运营团队和村民的共同合作,引入更多村民参与提供食宿后勤保障、卫生急救等安全保障。

古老的村落,在新时代新思路的引导下,正在成为全新的生态旅游圣地。

公益的深耕与持续

自2000年在中国启动以来,“福特汽车环保奖”已经连续25年支持中国民间环保力量,至2024年底累计资助534个优秀公益项目或组织,授予奖金3610万元人民币。

二十多年来,“福特汽车环保奖”一直坚定不移地发掘、表彰和支持优秀的民间环保公益力量。在这期间,从个人英雄式的奉献与付出,到一群人富有激情的尝试,再到一批组织专业化的推动,民间公益力量的发展已经进入组织化和专业化的新阶段。“福特汽车环保奖”也在不断探索和调整奖励方式,积极回应民间公益力量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紧迫需求,力求将有限的资金输送到最需要的地方。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福特汽车环保奖”也根据环保的实时变化,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进化。

2021年,“福特汽车环保奖”设立“生态旅游路线奖”,鼓励在保护地开展的,具有生态保护价值、社区回报、游客约束和教育,并能够吸引公众参与的生态旅游项目。同年,在中国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昆明宣言》,承诺确保制定、通过和实施一个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扭转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并确保最迟在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进而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

“生态旅游路线奖”的设立初衷与此不谋而合。如今,经过四年实践,“生态旅游路线奖”的获奖项目,不仅为所在的保护地社区带来了收益、带动了就业,对于旅游及周边产业、反哺生态保护工作,以及培养本地人才、发扬本地生态文化等,均起到良好作用,促进了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帮助具有一定自然禀赋的乡村更好地通过生态旅游实现乡村振兴,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24年起,“福特汽车环保奖”聚焦生态旅游,升级为生态旅游项目资助计划,每年为10个项目提供资助,助力保护地周边社区的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协同发展。

“白玉村茶盐古道生态自助游”项目,正是典型案例之一。

2022年,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积极推动台湾团队参与福建乡村建设,希望通过借鉴台湾社区营造经验,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在此背景下,一家致力于自然教育和乡村振兴的闽台融合团队,由福建本地资深自然教育师林红和在社区营造、乡村规划设计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台湾建筑师邓海等共同创办的“大美栖地”,与福建屏南县寿山乡开展了深度合作,为当地多个村落提供驻村“陪护式”服务,助力本地团队完成项目建设并实现可持续运营。

2024年起,“大美栖地”在白玉村驻村开展闽台陪护项目,协助本地合作社“白玉不耕农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打造以农耕文化为核心的农文旅产业。

尽管此前白玉村村内旅游配套设施齐全,有茶盐古道、松林、竹海、古木、古牌楼、廊桥、奇石岩壁等特色自然人文景观,也有本地自有文旅运营团队——白玉不耕农场(由返乡青年苏凡智主导创立的年轻运营团队),但据“大美栖地”团队观察,当时该本地团队运营人员流动性大,没有很好将环保、生态、人文和户外融合,相关配套软硬件不足。

有鉴于此,基于白玉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基础,“大美栖地”主要协助本地运营团队开展文旅发展规划和景观打造等工作,包括文旅设施打造、稻田文化教育场景、稻田文化IP打造以及村民能力培养,将丰富的自然教育和乡村振兴经验引入,与本地特色充分融合,让这个大山深处的古村焕发新生,通过更加完善的生态旅游与外界相连,振兴当地农文旅产业。

经过一段时间的协助、改造和传授,这条生态旅游路线已经焕然一新,不仅入选了2024年度“福特汽车环保奖”-生态旅游项目资助计划,更在不断接待越来越多游客的基础上日益完善进步,成为集生态、康养、运动、文旅、研学为一体的“农文旅”样本。

环保的要义在于可持续发展,而要使这一行为传承并发展,需要开辟者,更需要发扬人,需要福特汽车这样的企业,给予民间环保力量以支持和鼓励,让更多的人自愿而自然地参与到日常的环保中来,将环保融入到生态旅游,在带给环保事业更为长久的发展的同时,也为其带来更为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作者:郭凌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
QQ客服